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软件编程开发项目都引入了分布式数据库技术,而本文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简单了解一下,分布式数据库应用场景分析。
1、全密态安全设计
当前信息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诸多行业监管机构和政府部门对数据存储和使用都有明确的安全合规性要求。2021年11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监管部门已在金融等行业中推广数据加密,要求敏感数据采用加密的方式进行存储。而作为数据承载主体的数据库,有义务为此提供坚实的数据安全保障。那么在分布式数据库设计之初,就需考虑在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计算等多方面的安全问题。诸如透明数据加密、透明数据传输、多密钥管理、国密算法支持、密态计算等方面,都需要考虑。
2、低成本集约化设计
分布式数据库,作为一种新架构产品,对于企业来说会带来不小成本。从管理角度来看,分布式架构对运维人员都带来新的要求,如何管理好成为要点。产品是否提供完整的管理能力、是否提供完备的生态工具等,将直接影响终使用成果。从资源角度来看,分布式架构需要一定资源投入,如何规划设计好并通过诸如租户能力有效降低使用成本很重要。
3、高兼容易迁移设计
对于底层数据库替换,为头疼的就是数据库的替换。大部分企业经过企业信息化的长期积累与革新,在内部积累了大量的业务系统。传统的企业级数据库产品提供了强大的能力,协助开发者快速便捷地构建应用程序,但同时也导致应用设计过度依赖数据库功能。适配新的数据库产品必须对应用代码进行大量修改。没有两个数据库是完全一样的,分布式数据库更是如此。其在底层架构、实现逻辑上必然存在差异。比较好的方式,就是提供高兼容能力,这将有利于大幅降低代码改造成本。
目前大多数分布式数据库还不完全具备主流数据库生态的兼容能力,兼容的种类还不够丰富,兼容度还有待提高。此外,分布式架构对于设计上也有着特殊的要求,如何降低研发设计成本,近似透明地屏蔽这一差异很重要。此外,数据从传统集中式数据库迁移至分布式数据库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工程。从前期兼容评估、应用设计改造,到中期的业务测试、性能测试,指导终迁移完成并保证迁移准确性等,这些都需要提供全流程的支持。这也是目前分布式产品普遍有所缺失的。希望未来分布式数据库产品将具备全方位、高标准、高可靠性的平滑迁移能力。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抖音太原达内IT培训学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