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我们在上文中给大家简单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发展都经历了哪些阶段等基础知识,而本文我们就继续来学习一下,计算机网络七层模型与五层模型的区别。
一、快速理解OSI七层模型
应用层(人机交互)
直观的理解就是人机交互界面,或者说是系统程序窗口。甲某将“你好”两个字输入电脑微信软件。
表示层(数据处理)
计算机如何处理“你好”两个字?答案就是“翻译”!人类有人类的语言,计算机也有自己的语言。计算机是不懂汉语的,他只知道二进制的0和1,那么贾某在计算机的微信上打了“你好”这两个字,计算机接收到后开始通过二进制转换成自己的语言。这一步就是翻译,当然,表示层还有其他的功能,例如安全加密,压缩等。
会话层(建立连接)
计算机知道你要发送的东西之后,就需要准备发送了。那么,一步就是要找到对方(乙某),并和对方建立会话关系。直接理解:会话属于软件层面,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之间建立会话关系。
传输层(定义协议和传输端口)
传输层可理解为是同一个软件中的两个端口进行数据传输。我用微信发送的消息,你也需要用微信来接收。那么就是电脑端微信用户之间的传输。
网络层(选择路径进行传输:提供IP)
传输层已经准备就绪了,可是我们知道微信用户千千万,甲某和乙某中间还存在很多的其他用户,我们怎么实现甲某的文字就能准确的发送到乙某的微信上呢?这就是需要网络层的IP地址了。只要知道了乙某的IP地址,就可以选择佳路径进行准确的数据传输了。
数据链路层(mac收发数据)
网络层接收到数据后需要继续往下传输,需要使用工具,就是数据链路层的网卡,继续进行传输。
物理层
数据到达物理层后,变成信号传输。
数据到达目标主机后,开始进行一个逆向的过程。
即数据到达对方主机后,从物理层传输到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此时,数据到达乙某的电脑,乙某就可以看到甲某发送的“你好”两个字了。
二、TCP/IP五层(或四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既复杂又不使用,所以就有了TCP/IP五层(或四层)模型。TCP/IP是一组协议的代名词,它还包括许多协议,组成了TCP/IP协议簇。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5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物理层有时候不做讨论,所以有时候也叫四层模型。
物理层:负责光/电信号的传递方式。比如现在以太网通用的网线(双绞线)、早期以太网采用的的同轴电缆(现在主要用于有线电视)、光纤,现在的wifi无线网使用电磁波等都属于物理层的概念。物理层的能力决定了大传输速率、传输距离、抗干扰性等。集线器(Hub,加强信号,让数据传的更远)工作在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负责设备之间的数据帧的传送和识别。例如网卡设备的驱动、帧同步(就是说从网线上检测到什么信号算作新帧的开始)、冲突检测(如果检测到冲突就自动重发)、数据差错校验等工作。有以太网、令牌环网,无线LAN等标准。交换机(Switch)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负责地址管理和路由选择。例如在IP协议中,通过IP地址来标识一台主机,并通过路由表的方式规划出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的线路(路由)。路由器(Router)工作在网路层。
传输层:负责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如传输控制协议(TCP),能够确保数据可靠的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
应用层:负责应用程序间沟通,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