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准确的做好前期的用户角色分析能够让UI设计师在设计产品的时候更有效率的完成设计工作,而本文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简单了解一下,用户角色分析与设计效率常见问题。
对于企业用户来说,效率的提升是购买企业服务中基本也是核心的决策点,在提效的结果呈现上,我们通常很容易关注到因操作效率提升而降低的人力成本,或者技术的迭代帮助数据准确度的提升;却容易忽视以下一些效率提升的基础设施与方式。
在单个基层使用者的使用过程中,随着熟练度的提升和对系统/理解任务的深入,使用者会形成特定的经验,公式,规则。作为系统的设计者,在这里需要我们为用户提供一些基础设施,如“公式库”,“语义库”等,允许用户对与小操作单元进行一定的组合与变化,以规则的形式沉淀针对该类型的操作。
而随着个人的反复使用进行验证,每个人自己的“库”进行打通与共享,在组织视角下对于多个“库”进行过滤筛选,就进化成了一个组织下的协作模式。单个组织的沉淀在利好项目的同时反哺整个系统。在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即可为一类行业解决方案提供支撑。
除了项目下的垂直设施,系统级别的帮助中心,特别是论坛系统,可以有效的沉淀平台级别的一些经验。一个特定专业的用户本身就在自己的领域有着丰厚的沉淀,加上他本身就是用户,较客服更容易被其他用户接受。因此在论坛的设计上,我们以引导用户间的沟通为主,结合用户成长/奖励体系对产出经验的用户进行奖励。
如数据管理这一流程,版要解决的就是数据快速入库的问题,此时针对的用户是基层使用者,使用场景是数据的筛选与录入;而随着业务的扩展,需要对所有数据的录入结果进行复核,需要对所有基层使用者的情况进行统计管理,也需要对录入的规则进行优化变更。因此,在使用者的基础上,我们又拓展出若干个角色:小组长(负责任务分配与绩效),结果复核员(负责结果纠错与更正),运营(录入规则的确定与优化),这些角色的使用场景均建立在基本的数据录入之上,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基本的数据录入上先实现一个高度简化的版本。
这个简化的版本是整个系统的基石,也是整个系统设计中值得我们下功夫打磨的地方,初的版本可以使用通用组件进行搭建,包括用户主要的操作点也可以先实现快速上线成型,在进行多轮的试用/反馈/优化/迭代后逐步将主要操作点中的通用组建进行优化替换,这个过程需要和产品方/试用团队紧密沟通合作。
在常规情况下,我们对于用户角色的扩展是可以预知的,比如在使用者中增加小组长的角色,这种情况的处理是在基础角色上做加法,结合用户权限对角色可用的按钮/页面进行常规设计即可。
而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对于角色的变化是没有预期的,如合规需求下要求法务等用户角色的引入。这种我们估计不到的角色通常有两个特点:
使用场景以查看为主,操作较少;
初主要以定制化需求出现。
因此,以独立/低层级的入口和少量的定制页面完成需求,优先保证功能实现即可。后期可以对这类用户和场景进行汇总,结合用户角色的通用程度来确定优先级,是否进行全局的考量。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