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云原生编程开发技术是目前大多数软件开发程序员都在学习和应用的一种编程开发方式,而本文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简单了解一下,云原生编程开发发展趋势。
随着云原生技术的不断变化,容器化使操作系统的功能与特性进一步精简。为满足云原生定义中不可变基础设施的条件,云原生操作系统应运而生。其特点是高度精简的内核,只保留容器相关的依赖库,使用容器客户端作为包管理器。
云原生操作系统的共同理念,是所有进程必须运行在容器中。操作系统的宿主机上不能安装任何应用程序,保证操作系统是完全不可变的,这就是所谓不可变的基础设施,也是操作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
早期的基础架构是运行在物理机上的,而后随着基础设施的变化,应用开始运行在虚拟机之中。到了容器时代,所有的应用都运行在容器之中。在新的流行趋势里,目前国内外也有一些云厂商在提供对应的基础设施架构——Serverless无服务器技术。
在物理机时代,基础设施通常以年为运算单位的,当物理机上架到机房后,其会以一年或者五年作为生命周期下架。随后的虚拟机则是以月作为其运算单位。到了容器时代,每次更新都需要重新构建新的容器,因此容器的生命周期是以天为单位的。而在无服务器时代,函数虚拟化则会以分钟为单位。
容器化出现后,容器技术标准化的进程得到了加速。DevOps与容器相辅相成,应用容器平台,就需要演变成为DevOps开发模式以加速发布流程。容器化的便捷推广了DevOps,而容器又依赖DevOps来加快迭代速度,这是目前开发模式的演变趋势。
当以容器为单位时,云原生、服务则为网络边界。在云原生领域中,并没有IP的概念,所有云原生中的IP都是动态的,我们无法在传统的防火墙上配置对应的IP地址。在云原生之中,容器的服务每天都会更新,每次更新IP地址都会是一个新的IP地址,原先配置的网络策略均会失效。
物理机时代,物理机上架比较困难,因此通常会在一个物理机上跑多个应用。而虚拟机时代,为了提高服务的可用性,则通常会将单个服务拆分到单个虚拟机之上。再到现在,随着服务接口越来越多,越来越依赖于微服务化,则需要将接口演变成微服务架构。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