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被开发推广上市,但是在做产品之前我们都是需要进行用户分析的,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用户分析都有哪些阶段。
1.一级门槛:把自己当用户。
喜欢把自己当用户或者把自己臆想成一部分用户群体,把自己的需求或者臆想出来的需求无限放大,盲目乐观。具体的说是:当我们遇到了一些需求没法得到满足,就会觉得有大量的用户肯定也有类似的需求;或者因为和一个朋友聊天忽然发现了需求,就认定朋友这类人群有类似的大量的需求存在;再或者自己直接臆想出来一个装逼需求,除了装逼以外没有任何用处。
刚刚到这个行业的产品设计人员或多或少的都会被这个门槛挡住。有时候明白用户是一个分析对象而并不是自己,不像说起来那么容易:真正的去了解用户,搜集相关的信息,把自己变成空白,再变成用户,客观的思考;再变成空白,切换成自己,理性的分析。
2.二级门槛:有色眼镜局限。
跨过一级,已经掌握如果利用问卷调查、目标用户访谈、或者相关的深度调研来分析用户需求。但是这时候,我们一般会被自己的有色眼镜(自己的意识形态、生活的水准、成长的背景、阶级定位等等)所局限,无法真正了解用户需求的本质。说的直接点,就是由于我们和我们的用户群体根本不是一类人,就没法深入的去把握用户的需求,总是被自己的观点所误导。
3.三级门槛:非体系谈心理。
接下来是三级的门槛:真正(注意是真正,只会说的不算是跨越^_^)跨越二级,已经懂得用户心理的微妙把握和对于人性的利用了。但是这时候,我们一般做不到建立起完整的对心理学、社会行为学的知识体系结构,所以构成不了一个对用户心理、行为的体系化的认知。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