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分布式缓存服务在许多软件开发项目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本文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简单了解一下,分布式缓存服务基础知识分享。
Redis本质上是一个Key-Value类型的内存数据库,整个数据库统统加载在内存当中进行操作,定期通过异步操作把数据库数据flush到硬盘上进行保存。
因为是纯内存操作,Redis的性能非常出色,每秒可以处理超过10万次读写操作,是已知性能快的Key-ValueDB。
Redis的主要缺点是数据库容量受到物理内存的限制,不能用作海量数据的高性能读写,因此Redis适合的场景主要局限在较小数据量的高性能操作和运算上。
下面说一下核心概念:
Key-Value是个什么鬼?
简单说Key是键,Value是值,key和value是一对一的关系,通过key就能得到Value。
当我们将这张表格里的100个云服务商的对象集合放到缓存中,因其结构简单,能够在缓存中进行高性能的读取,就能减少读取数据库的次数,大大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为何Redis要将数据库数据加载到内存?
Redis为了达到快的读写速度,将数据都读到内存中,如果不将数据放在内存中,磁盘I/O速度会严重影响redis的性能。
如果设置了大使用的内存,则数据已有记录数达到内存限值后不能继续插入新值。
Redis如何做持久化数据的存储?
加载到内存中的数据,redis会通过异步的方式将数据写入磁盘,实现数据的持久化存储。
怎么理解Redis分布式的概念?
Redis支持的主从(Master-slave)的模式是其分布式架构中的一种。
Master会将数据同步到slave,而slave不会将数据同步到master。Slave启动时会连接master来同步数据。
该模式支持读写分离,可以利用master来插入数据,slave提供检索服务。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抖音太原达内IT培训学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