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数据库架构开发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而被越来越多的程序员掌握,今天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简单了解一下,数据库架构开发基础知识分享。
1、别忘了索引
索引是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的高效方式之一。95%的数据库性能问题都可以采用索引技术得到解决。作为一条规则,我通常对逻辑主键使用的成组索引,对系统键(作为存储过程)采用的非成组索引,对任何外键列采用非成组索引。不过,索引就象是盐,太多了菜就篌了。你得考虑数据库的空间有多大,表如何进行访问,还有这些访问是否主要用作读写。
2、不要用用户的键
在确定采用什么字段作为表的键的时候,可一定要小心用户将要编辑的字段。通常的情况下不要选择用户可编辑的字段作为键。这样做会迫使你采取以下两个措施:
・在创建记录之后对用户编辑字段的行为施加限制。假如你这么做了,你可能会发现你的应用程序在商务需求突然发生变化,而用户需要编辑那些不可编辑的字段时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当用户在输入数据之后直到保存记录才发现系统出了问题他们该怎么想?删除重建?假如记录不可重建是否让用户走开?
・提出一些检测和纠正键冲突的方法。通常,费点精力也就搞定了,但是从性能上来看这样做的代价就比较大了。还有,键的纠正可能会迫使你突破你的数据和商业/用户界面层之间的隔离。所以还是重提一句老话:你的设计要适应用户而不是让用户来适应你的设计。
3、强制指示完整性
没有好办法能在有害数据进入数据库之后消除它,所以你应该在它进入数据库之前将其剔除。激活数据库系统的指示完整性特性。这样可以保持数据的清洁而能迫使开发人员投入更多的时间处理错误条件。
4、采用视图
为了在你的数据库和你的应用程序代码之间提供另一层抽象,你可以为你的应用程序建立专门的视图而不必非要应用程序直接访问数据表。这样做还等于在处理数据库变更时给你提供了更多的自由。
5、用存储过程让系统做重活
数据库不只是一个存放数据的地方,它也是简化编码之地。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danei456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