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Java编程开发程序员根据掌握的编程技术的多少和能力的高低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今天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简单了解一下,不同阶段层次程序员能力提升方法都有哪些。
1、基础篇
在衡量一个开发人员的能力时,通常会提到一句话:技术深度与业务高度,这里说的技术深度,至少有6-7成的因素是指基础能力的深度。经常阅读框架的实现源码会发现,都是对于JDK源码、设计模式、结构算法的排列组合,从而形成解决某类场景业务的组件。
在有大量模块化空闲时间的阶段,把主要精力持续放在以上基础模块,是收益大的选择,这里更多指大学阶段。编程中越是基础原理就越复杂,这是普遍认可的共识,所以这个模块在学习的时候对于时间成本要求较高,一旦进入工作阶段,很难在抽出整体的时间细致的回顾基础模块。
假设Java的集合容器模块,用1-2周的时间,从API使用到源码逻辑,分析内在的扩容机制,涉及的算法与数据结构,进而再上升到设计模式的实践,流程这样走下来对于基础的理解就具备一定的深度了,也自然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那么对于IO流与并发也就是相同的原理。
2、进阶篇
这里罗列的是当前技术选型中常用的框架与组件,当进入工作阶段之后,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开发组件,学会熟练使用不同的组件去解决不同类型的需求是不可缺少的能力,这时候对于框架原理的理解,完全依赖于基础能力的积累程度。
近几年随着对互联网数据的重视,很多公司都在做数据的采集沉淀与分析,同时大数据领域的开源组件推出,已经弱化了Java工程师与大数据工程师的边界,所以对于大数据技术栈的了解,对于管理海量的业务数据是至关重要的,熟悉3-2个数据存储查询的组件,会提供更开阔的技术选型思路。
3、高级篇
当能力到达这个阶段,基本上就是架构师级别的水准了,同样的道理这个阶段依赖于基础和进阶能力的沉淀,鉴于作者本人没有历经过架构师的职位,所以无法给到主观的建议,只是对于团队中架构师的职责做的分析,主要在于提供技术栈的选型和复杂业务的解决方案,流程自动化是分布式系统的必要支撑。
这里只是单纯的技术进阶的角度,关于衡量开发人员的另外一个核心因素:业务高度。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看的话技术与业务能力需要一比一提升,业务管理也是走出开发角色的基本要求。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