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关于计算机网络的相关技术知识与应用等内容我们在前几期的文章中已经给大家介绍过很多了,而本文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计算机网络性能优化方法都有哪些。
对计算机网络有一定了解的小伙伴都知道,TCP的连接需要经过“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还要经过慢启动、滑动窗口、粘包算法等支持可靠性传输的一系列技术支持。虽然,这些能够保证TCP协议的可靠性,但有时这会影响我们程序的性能。
那么,在高并发场景下,我们该如何优化TCP连接呢?
(1)关闭粘包算法
如果用户对于请求的耗时很敏感,我们就需要在TCP套接字上添加tcpnodelay参数来关闭粘包算法,以便数据包能够立刻发送出去。此时,我们也可以设置net.ipv4.tcpsyncookies的参数值为1。
(2)避免频繁的创建和回收连接资源
网络连接的创建和回收是非常消耗性能的,我们可以通过关闭空闲的连接、重复利用已经分配的连接资源来优化服务器的性能。重复利用已经分配的连接资源大家其实并不陌生,像:线程池、数据库连接池就是复用了线程和数据库连接。
(3)避免重复发送数据包
TCP支持超时重传机制。如果发送方将数据包已经发送给接收方,但发送方并未收到反馈,此时,如果达到设置的时间间隔,就会触发TCP的超时重传机制。为了避免发送成功的数据包再次发送,我们需要将服务器的net.ipv4.tcp_sack参数设置为1。
(4)增大服务器文件描述符数量
在Linux操作系统中,一个网络连接也会占用一个文件描述符,连接越多,占用的文件描述符也就越多。如果文件描述符设置的比较小,也会影响我们服务器的性能。此时,我们就需要增大服务器文件描述符的数量。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