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学习java编程开发语言,而今天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java编程受检异常概念与应用方法。
受检异常
如果抛出的异常是可恢复的,同时我们也期望API的调用者捕获异常进行恢复处理,那么我们应该使用受检异常。受检异常会强迫API的使用者截获异常并恢复处理,或者进行声明继续抛出。
对于可恢复的情况,使用受检异常;如果不清楚是否可能恢复,则好使用未受检异常。
虽然受检异常是Java语言一项很好的特性,它强迫程序员处理异常,大大增强程序的可靠性。但是过分的使用受检异常会使API使用非常不方便,调用者必须在catch块中处理所有的受检异常,或者调用者必须声明抛出这些受检异常。
受检异常恢复的原子性
对于受检异常来说,我们期望在执行某个操作失败的时候,对象仍然保持在一种定义良好的可用状态之中,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异常中进行恢复。一般而言,失败的方法调用应该使对象保持调用之前的状态,即受检异常的原子性。
我们有以下方式可以实现受检异常的原子性
1.使用不可变对象
如果对象不可变,那么在对象实例化的时候就确定了其状态,以后再也不能发生改变了,所以方法的执行就不能修改对象的状态,只能通过新建对象作为返回参数。
2.提前检查参数的有效性
在执行可变对象的方法之前检查参数的有效性,是的对象的状态被修改之前,先抛出适当的异常,这是可变对象获取受检异常原子性常见的方法。
3.编写拦截操作失败并回滚对象状态的恢复代码。
4.现在临时拷贝的对象上执行操作,当操作成功后再用临时拷贝中的结果代替对象的内容。
虽然一般情况下大家都希望实现受检异常的原子性,但是并非总是可以做到的,例如缺少同步机制,并发修改同一个对象的状态。即使有时可以轻松实现受检异常的原子性,但是其可能会险种的增加开销和复杂性,并不一定是人们所期望的。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