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分布式事务数据库架构是目前大多数程序员都在学习和使用的一种数据库开发方法,下面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分布式事务数据库架构都有哪些作用。
事务性提交:即ACID中的Atomicity。业务根据需要,可以定义一组数据操作,即分布式事务,这组操作无论发生在哪个服务和数据库,要么同时成功,要么同时失败。事务中只要任何一个操作出现失败,之前的操作都需要回滚。
系统高可用:当部分服务的部分节点出现故障时,系统整体仍然可用。通过支持服务快速扩容和缩容,实现系统整体的高吞吐量,尽可能缩短数据达成一致性的延迟。框架本身消耗的资源低,引入的额外延迟小。
支持服务独立演化和部署:除了支持使用RPC和给定协议进行通信之外,不对服务的实现方式做过多要求和假设。
支持服务使用异构的数据存储技术:使用不同的数据存储技术(关系型数据库、NoSQL、搜索引擎等),是FreeWheel核心业务系统的各个服务的现状和努力方向。
架构侵入性低,易于采用:不改动或少改动现有系统的代码和部署,尽量只通过新增代码以及服务部署,来实现分布式事务的运行环境和具体业务流程。框架和业务的分工明确,框架代码维持全部测试覆盖率,业务代码全部可测试,测试成本低。保持系统高可见性和可预测性,尽可能为快速故障定位和恢复提供便利。
支持同步和异步流程:提供一种机制,将UI/API和后端入口服务之间的同步交互流程,与可能出现的后端服务之间的异步流程衔接起来。
支持事务步骤依赖:事务里面某个步骤的数据操作是否执行、如何执行,取决于前面的步骤的操作结果。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