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程序员都在学习更多的编程开发语言来提高自己职业竞争能力,下面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web前端编程技术发展都有哪些变化。
SPA让web变成了应用的形态,它是客户端渲染(clientsiderender)。客户端渲染有它的弊端,譬如没法做SEO(SearchEngineOptimization),由于所有的JS和CSS会在次访问时被全部加载,并且HTML是在前端组装的,就势必导致屏加载以及渲染的时间会增加,影响用户体验。
于是,现在又争先恐后的回到服务端渲染,想想真得挺可笑的,十年前为了搭上Ajax的班车纷纷做SPA,做客户端渲染,现在反而又想着法儿的要重新做服务端渲染。
其实本质是一样的,所以这里其实是有历史包袱的,在项目开始之前,先想想清楚到底有没有必要做成SPA比较重要,而不是一味的趋之若鹜。
当然现在的服务端渲染和之前的服务端渲染在形式上还是有区别的:
之前的服务端渲染基本是围绕页面为中心的开发模式,只需要处理模板->html字符串的转换,性能要优于现在的服务端渲染。
现在的服务端渲染基本是围绕组件为中心的开发模式,开发效率和可维护性当然更高,组件也可以统一通过模块构建工具如webpack一并处理。
有一些web应用如果就应该使用SPA模式,但又想要SEO怎么解决呢?
当搜索引擎的网络爬虫过来的时候,其实是可以通过头信息判断的,于是有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可以在中间层写个服务,对请求进行拦截。
譬如Rendora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之前写好的项目一句不用改,只需新起Rendora服务,对于爬虫的请求额外增加服务端渲染,返回生成好的html就好了,对于非爬虫,之前该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