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程序员都在学习计算机编程开发技术,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分层架构基础知识分享。
模式分析
下面表格包含分层结构模式的常用架构特征的评价和分析情况。这些评价是通过分析典型的模式范例,并衡量它趋向每个特征的能力和考量该模式所长而得出的。
整体的敏捷
分析:整体的敏捷程度是能快速根据变化的环境反应的能力。虽然这种模式下,改变可以分散到不同的层次中,然而,由于该模式趋于一个集成的整体应用和其模块的紧密耦合性质,导致改变依然很艰难和耗时。
部署的方便
分析:这取决于你如何实现这个架构,对于大型的应用,部署可能成为问题。一个小的改动需求,可能要求整个应用程序重新部署,计划,执行。从该模式特性出发,它不方便达成应用程序持续的交付流程,因此降低了该项的评分。
可测性
分析:由于每个部件会属于特定的一个层次,其他的层次的作用可以被模仿或者消除,这使得该模式容易测试。比如,开发者可以模仿表现层的表现、反应,进而单独测试业务层,或者模仿业务层的动作,单独测试表现层。
性能
分析:尽管一些层级架构可以表现出好的性能,然后从这个模式性质出发,它并不能有利于做出高性能程序,由于层间传递是缺乏效率。
可扩展性
分析:由于该架构趋向高耦合度和集成程序的特质,应用程序通常难于扩展。你可以把各个层次分离到独立部署的应用中,或者复制整个应用到多个节点中,进而提高扩展性,但整体而言,覆盖的模块太广泛,这使得扩展的代价变得更昂贵。
开发容易性
分析:该评分高的原因主要是该模式非常有名气以及实现过程不复杂。由于大部分公司开发应用正是按对应层次(表现、业务、数据)的功能来划分,这使得使用该模式成为一种自然的选择。
希望这辈子,最让你无悔的事情就是来达内学习!学习向来不是件易事,但无论过程多么艰难,希望你依然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永远记得,达内将与你一同前行!现在扫码,立即领取万元课程礼包,助力0基础快速入行,为你梳理行业必备技能,全方位了解岗位发展前景!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更多内容请在707945861群中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